一同參訪的省國資委主任吳志雄要求湘電集團認真貫徹落實杜省長的指示精神,充分認識到海上風電項目的難度,必須精心策劃,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全面推進。省發改委主任謝建輝表示將全力支持湘電集團的改革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工作。考察期間,柳秀導一行成功向荷蘭推介了湘電品牌和產品。湘電集團與荷蘭電力開發商簽署了項目合作意向。 日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在《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報告發布會上預測,到2020、2030和205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億、4億和10億千瓦,分別滿足當時5%、8%與17%的電力需求。
該報告預測,從2011-2050年,由風電開發帶來的累積投資將達到12萬億元。隨著風電技術進步和開發規模擴大,以及煤電成本的增加,預計在2020年中國陸上風電成本將與煤炭發電成本持平。
到2020年前后,陸上風電上網電價將達到與脫硫燃煤標桿電價相同的水平,風電需要的上網電價補貼將在未來10年內逐漸上升再逐漸下降,并在2015年前后達到峰值。這種情況下,預計2011-2020年風電上網電價補貼累計需要2100億元。2020年后,該補貼將主要用于海上風電。
報告認為,即便考慮到鋼材和銅等原材料上漲與風機技術標準提高帶來的成本上升,未來風電機組價格仍存在10%-20%的下降空間。考慮人工和施工價格可能的上漲因素,2020、2030、2050年陸上風電開發投資可能分別降至7500、7200、7000元/千瓦,海上風電則降至14000、12000與10000元/千瓦。 該報告還預測,未來風電發展的布局是:2020年以前以陸上風電為主,開展海上風電示范;2021-2030年,陸上、近海風電并重發展,并開展遠海風電示范;2031-2050年,實現東中西部陸上風電和近遠海風電的全面發展。2030年后,儲能、智能電網以及其他先進電力系統技術普遍應用,將從根本上解決風電并網與消納問題。
而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新安裝風電裝機容量已超過600萬千瓦近年來,在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的引導和鼓勵下,我國風電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但作為時間尚短的新興產業,難免會遇到一些發展中的問題。
雖然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絕對值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位,但在全國電源結構中的占比仍然較低。除此之外,我國出現明顯的風電棄風限電現象,并且隨著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限電問題更加突出。2013年以來,在國家能源局、電網公司和業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國限電形勢雖有所好轉,2013年限電量仍然達到162億千瓦時,而局部地區限電依然比較嚴重,制約了風電產業健康發展。
從未來趨勢看,隨著優質風電資源越來越少,收益水平也會自然降低,而且近年來地方各級政府、利益各方期望值普遍較高,各項補償、繳費等項目開發成本不斷攀升。與此同時,施工費用、融資成本呈明顯上升趨勢,再加之未來幾年風電機組大規模出質保期,運行維護成本將大幅增加。這些因素將使風電產業盈利能力變得更加脆弱。
在我國風電產業快速發展的刺激下,近年來風電設備制造業不斷擴張,導致產能過剩問題較為突出,2013年我國風機產能利用率不到70%。值得注意的是,與全球領先的風電設備質量及生產規模相比,我國還沒有建立起與之相匹配的核心技術能力和產業競爭實力。目前國內風電設備制造企業主要是依靠引進技術成長起來的,風電機組設計和關鍵技術仍然依賴國外,國內低層次技術的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 上一個:我國風電產業方興未艾 下一個:海上風電發展方向 |